王尚广 边缘计算实战专家,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
- 北京邮电大学博导,教授
- 交换与智能控制研究中心
- IEEE服务计算技术指导委员会副主席、
- CCF服务计算专委会常务委员、中国通信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秘书长等
实战背景
- 2011年在北京邮电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学位
- 2013年于北京交通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出站
- 2013 年5月进入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
- 2013年12月晋升为副教授
- 2014年获得硕士生导师资格
- 2015年获得博士生导师资格
- 2018年晋升为教授。
主要从事服务计算、边缘计算、云计算及群智计算等方面的研究工作。主持完成国家/省部级项目4项目,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、国家973课题、863课题等6项,发表SCI检索论文60+篇,ESI高被引入选论文2篇,SCI他引400+次,谷歌引用2200+余次。担任IEEE TCSVC 青年专家委员会(YESC)首任主席。承办4个国际会议并担任16th ICCSA大会主席(General Chair)、12th CollaborateCom大会主席(CCF C类会议)、SC2 2014程序委员会主席(PC Chair)及IOV 2014程序委员会主席。担任IEEE ICFCE 2017程序委员会共同主席(PC Co-chair)、IEEE EDGE 2018程序委员会共同主席及10+次其他会议各类组委会Chair。担任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WebScience主编(Editor-in-Chief)及2个SCI期刊(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Web and GridServices、China Communications)编委等。
承担课题
-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,2018YFB1004801、人机物融合的云计算架构与平台、2018-2021、100万、在研、任务负责人。
-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,61472047、融合网络环境下实时与自适应的服务选择机制研究、2015/01-2018/12、66万元、结题、主持。
-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,61202435、基于多数据源的Web服务QoS度量方法研究、2013/01-2015/12、25万元、结题、主持。
-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,4132048、融合网络环境下具有快速自适应能力的服务选择方法研究、2013/01-2015/12、14万元、结题、主持。
获奖和成果
- 2018年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一等奖(5)
- 2017年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三等奖(3)
- 2016年第三届车联网国际会议最佳学生论文奖
- 2012年度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
- 2011年获得第四届IEEE宽带网络与多媒体国际会议(IC-BNMT)的最佳论文奖(Best Paper)
课程大纲
主题 | 内容 |
一、边缘计算概述 | - 计算模式的演变
- 边缘计算的历程
- 边缘计算的定义
- 边缘计算的分类
|
二、边缘计算体系架构综述 | - 边缘计算架构
- 移动边缘计算架构
- Cloudlet架构
- 雾计算架构
|
三、边缘计算关键技术 | - 边缘云部署
- Cache/服务放置
- 计算卸载
- 数据迁移
- 协同计算
|
四、边缘智能技术 |
|
五、边缘计算与5G | - 通信系统演进历程
- 5G网络架构
- 网络功能虚拟化技术
- 服务功能链技术
- 微服务技术
|
六、边缘计算与智慧城市 | - 数据获取与知识提炼
- 服务提供与城市平台
- 典型应用(雄安、宿迁)
|
七、边缘计算与车联网 | - 车辆感知与计算
- 网络接入与传输
- 服务计算与控制
- 人车路协同计算
- 典型应用(百度、特斯拉)
|
八、边缘计算与无人机 | - 旋翼无人机
- 固定翼无人机
- 系留无人机
- 混合翼无人机
- 无人机编队
- 飞控系统技术趋势
- 典型应用(军事、物流)
|
九、边缘计算与空间站 | - 空间站计算与载荷系统
- 卫星组网与计算卸载
- 深空通信与计算
- 典型应用(美国国际空间站)
|
十、边缘计算与工业互联网 | - 工业互联网概述
- 边缘计算与区块链技术
- 低时延通信
- 典型应用(海尔、海信)
|
十一、边缘计算与6G网络 | - 边缘智能
- 对等体系架构
- 以人为中心的通信
- 6G网络实验验证平台
|